文 | 娛析
編輯 | 娛析
今年春晚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差評,老牌藝人幾乎全都拿下,人們唯一熟知的就是任魯豫、撒貝寧和尼格買提。
人們評價可謂是句句真實、一針見血,這屆春晚沒有笑點、也沒有淚點,觀眾都十分懷念倪萍、董卿等老面孔,這樣的情況也反映出了春晚中存在最深的鄙視鏈。
那麼,春晚為何會變成現在的模樣?這當中存在的鄙視鏈是什麼?
●○「不稱職」的嘉賓○●
今年春晚播出前,光從路透中就能看到有很多新面孔的加入,再加上春晚老人的回歸,讓很多觀眾對春晚的期待值都拉滿了。
但讓人們沒想到的是,春晚播出后直接把人們的期待變成了吐槽,很多網友紛紛發出疑問:
「為什麼要讓電視劇、電影演員演小品?難道演演喜劇演員嗎?為什麼要讓演員去唱歌?沒有專業歌手嗎?」
除了這些情況之外,今年春晚的魔術環節竟然出現在了相聲當中,這樣的操作讓很多觀眾都摸不著頭腦。
岳云鵬和孫越作為春晚的常客,他們的相聲一般都是作為開場,主要就是為了調動觀眾的氣氛。
但在今年的春晚中,兩人合作的相聲《我的變、變、變》卻遭到了觀眾的吐槽。
他們剛開始還是按照傳統相聲的形式進行表演,沒想到中間竟然出現了魔術,這樣的環節讓在場的觀眾都沒有想到。
但除了這個高光時刻,節目整體看上去并沒有很密集的笑點,也有一些觀眾對魔術的這個設計感到十分不理解。
除了岳云鵬之外,趙麗穎的歌唱節目也遭到了觀眾的吐槽,一般春晚上的歌唱節目,獨唱都是由專業歌手承包。
但今年春晚就出現了趙麗穎的一個特例,她身為一個演員,站在春晚的舞台上表演歌曲,而且還是獨唱。
這個節目瞬間就把她推到了風口浪尖,有很多人認為她不配,因為放眼春晚的舞台,有獨唱節目的都是周深、毛不易等專業歌手。
有不少網友拿這個來做文章,甚至還有人懷疑是假唱,但不管怎樣,這個節目的還是完成的比較好,再加上精美的舞台,很多觀眾都沉浸其中。
當然春晚上最該吐槽的就是小品《初見照相館》,出演這個小品的演員全都不是專業演小品的,剛上場就能看出他們緊張的情緒。
而且這個節目整體看上去一點都不喜慶,全程都是在吵架,這樣的作品放在春晚的節目上,十分影響心情。
還有人認為這個小品的演員就好像是在比誰嗓門大,台上一共5個人,他們的表演也都十分生硬,劇情也不好。
很多觀眾都表示,這個小品不僅沒有達到催婚的效果,還成功的讓年輕人更加的恐婚。
之后楊紫王寶強等人合作的小品也十分沒意思,楊紫在台上說的最多的台詞就是「對啊」,全程就好像一個復讀機。
再加上王寶強的口齒不清,整體劇情的無聊,讓這個小品整體上都是失敗的。
今年春晚上除了這樣的情況之外,還有一個十分明顯的問題就是原創。
●○原創問題○●
今年春晚上出現了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就是《早安,陽光》,這首歌是根據袁樹雄的《早安,隆回》改編的。
在這首歌的表演過程中,鏡頭很多次都掃到了袁樹雄,他身為這首歌的原唱,只能坐在觀眾席熱情的跟唱。
這樣的情況讓很多觀眾都表示不滿,明明原唱已經到了現場,為什麼不讓上去演唱?
很快歌手唐磊就在網上為他鳴不平,表示既然人到了現場就應該讓上台,這是對原創最基本的尊重。
但他在之后又發文道歉,表示袁樹雄是因為忙于工作沒時間參加彩排,而且春晚是個十分嚴謹的工作,最終就沒有選擇讓他上台。
對于這樣的解釋,很快就有網友發現了真相并不是這樣的,袁樹雄為了參加央視的彩排,甚至推掉了湖南衛視的邀請。
這樣的情況和唐磊的解釋很明顯形成了沖突,但這中間真正的原因沒人知道,不過他的歌能被央視認可,也是個值得驕傲的事。
除此之外,作為春晚常客的賈玲今年也沒有登上春晚的舞台,在之前春晚的路透中,有張小斐和賈玲的身影,但到最終的舞台上卻沒有他們的身影。
這樣的情況讓很多人都十分好奇,也有人猜測是因為她們的節目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自從《你好,李煥英》播出后,張小斐和賈玲就好像綁定了母女的角色。
也有人認為賈玲是拍電影賺錢了,不想再來春晚,畢竟每次彩排又累又花費時間。
不過賈玲這幾年春晚的小品確實沒有什麼創新人們認為唯一的變化就是賈玲一年看著比一年胖。
今年春晚的路透雖然有賈玲張小斐的身影,但應該是沒有通過最終的審核,所以無緣春晚。
這其中還有個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的團隊,因為有一些觀眾曾經指出,他們之前參加綜藝的小品有抄襲的嫌疑。
所以一直有人質疑他們的原創問題,要知道一個作品一旦被打上了抄襲的標簽,就會很難洗掉。
很多網友發現,賈玲的一些小品和國外的作品十分相似,不管是人設還是內容,就好像是復制粘貼一樣。
面對網上的抄襲風波,賈玲也做出了相應的回應,她的回應十分的理直氣壯,表示自己的一些作品只抄襲了只有一分鐘左右的時間。
而且這對于她來說只能算得上是一個借鑒,不能說是抄襲,并且還表示這樣的抄襲無傷大雅。
這樣的解釋沒法讓人們信服,這次賈玲沒能登上春晚,也有不少觀眾指出了她們團隊存在的不足。
這次春晚上唯一好看的小品就是沈騰和馬麗的合作,但他們的表演沒有之前的精彩,或許是因為題材的限制,感覺沒有發揮出來他們應有的水平。
而且春晚唯一剩下的老人就是孫濤,但他這次和秦嵐合作的小品《上熱搜》,反響也不是很好。
除了節目中沒有老面孔的出現外,就連主持人少了一些人們熟悉的面孔……
●○女主持大換血○●
今年央視春晚的主持人,除了三位男主持撒貝寧、尼格買提和任魯豫之外,三位女主持完全是新面孔。
很多觀眾看見后紛紛吐槽,表示主持人是「網紅臉」,而且主持功底也不行、說話沒有感情。
這樣的評價放在央視新人女主持的身上已經十分常見,人們早就看慣了董卿、倪萍的主持風格,面對現在上任的新人,觀眾們對她們的要求也比較嚴格。
這當中龍洋和馬凡舒已經不是第一次主持春晚,但還是能看出來她們緊張的情緒。
這次登台的新主持人是王嘉寧,她也是被稱為「撒貝寧的接班人」,可見她主持的功底還算是不錯。
不過央視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給新人更多的機會,新人的水平確實比不過那些老人,但她們也需要時時間適應。
盡管如此網友們還是會進行犀利的吐槽,甚至有人認為央視春晚主持的陣容像是地方台的綜藝,因為她們撐不起來整個的氣場。
以前的春晚主持人髮型都盡量飽滿的做,而今年的這的幾個造型,看著太日常了,撐不起大型晚會。
這也成為了她們遭到觀眾吐槽的一個原因,以前央視春晚主持人的整體造型看上去十分大氣,完全能夠鎮得住場子。
時間一長,觀眾只要習慣了之后,突然換成了幾個新面孔,很難再找到之前春晚的感覺了。
央視女主持人頻繁更換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就比如北大才女王思思,她在人生的黃金時期選擇了結婚生子。
這一休息就是很長時間,也耽誤了不少的工作,生子三年后,二胎的出生讓她徹底和舞台無緣。
一方面是她需要在家照顧兩個孩子,另一方面長時間的不主持,難免會有一些生疏。
正是因為這樣其中的一個原因,央視的女主持才會經常更換。
董卿和倪萍已經主持過很多次的春晚,雖然人們都希望她們能一直在春晚的舞台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人層出不窮,也應該給新人一個展示的機會。
董卿不主持春晚后,她身上的壓力也小了很多,春晚也有時間回家陪陪家人,身上的擔子也終于能卸下來 。
今年的央視春晚整體來說都算不上好,一些演員在央視的舞台上也會有所限制,相較于央視,地方台的春晚可謂是「神仙打架」,出現了很多精彩的節目。
其實之前的春晚也是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節目……
●○歷年春晚優秀節目○●
第一屆春晚在1983年播出,舞台上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景愚表演的啞劇《吃雞》。
春晚播出后,這種演出形式瞬間就受到了很多人們的喜愛,就連小朋友也都進行模仿。
李谷一也成為了第一個登上春晚的正式歌手,從這之后她也成為了春晚的常客,每次的結尾都有她演唱的《難忘今宵》。
1998年,那英和王菲一起合唱的《相約九八》也成為了歌舞節目中的經典,第二年李瓊演唱的《山路十八彎》,一開口就驚艷了觀眾。
後來2010年已經解散的小虎隊在春晚上再次合體,這一幕直接就成為了80后的回憶,春晚的歌舞類舞台承載了很多人的回憶。
除了歌舞類節目之外,之前春晚的小品也十分精彩,之前的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小品《吃面條》,兩人在舞台上的精彩演繹,成為了春晚舞台上的經典。
從這之后,他們也成為了黃金搭檔,也接連在春晚上演出了《拍電影》、《羊肉串》等優秀作品。
這當中《羊肉串》讓他們的人氣達到了巔峰,他們對于角色的刻畫十分生動,準確的抓住了角色的精髓。
春晚的舞台上除了陳佩斯和朱時茂之外,還有趙本山、高秀敏和范偉三人組成的「鐵三角」。
三人第一次合作演出的是小品《拜年》,他們在舞台上的完美配合,不僅在春晚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筆,也讓他們成為了搭檔。
他們合作的巔峰作品就是《賣拐》、《賣車》這兩個系列作品,不僅金句不斷,也讓他們的名氣有了很大的提升。
趙麗蓉老師也為春晚貢獻了優秀作品,她在《打工奇遇記》中的經典句子讓很多人都記憶猶新。
他們在舞台上的優秀演出也都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回憶。
但隨著時代的推移,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春晚的舞台也開始追求流量,隨著這些老戲骨的退出,春晚的舞台也缺少了些什麼東西。
再看現在的春晚,老戲骨越來越少,隨著新面孔的加入,節目也變得越來越無聊。
就拿今年的春晚來說,幾個語言類的節目不僅沒有出彩的地方,也缺少了應有了笑料,讓觀眾看的十分不知所措。
這樣的春晚只會收獲觀眾的吐槽,也會讓看春晚的人越來越少。
如此以往下去,春晚的收視率一定會變低,要想重新回到之前好評滿滿的情況,只有不斷的出好的節目。
新人可以有出頭的機會,老人也要常回家看看,讓觀眾們從春晚上真正感受到過年的氛圍和快樂。
今年的春晚從主持人到節目都遭到了吐槽,節目需要精進,主持人需要歷練,在這樣的大舞台上在不出差的前提下,還要讓觀眾覺得有意思。
這是一個很難的工作,也是一個光榮的工作,希望明年的春晚主辦方能看到觀眾的呼聲,對節目進行一定改進。
相信之后的春晚的水平一定能慢慢的提升,人們也愿意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這或許就是是春晚舉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