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全中國最火的一家人無疑是「和平、賈志國」一家,他們是出自中國首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的人物角色。
如果你想知道中國的九十年代是什麼樣子,那一定不能錯過《我愛我家》。
這部被譽為「中國電視喜劇里程碑」的家庭倫理情景喜劇一經放映就火爆全國,創下收視率和重播率同時第一的記錄。
你一定以為創作這部作品的人賺的盆滿缽滿,一夜暴富吧?
實際上創作了《我愛我家》、《新72家房客》、《閑人馬大姐》等膾炙人口作品的總編輯梁左竟然背負了幾百萬債務,在44歲的一天半夜創作時猝死。
他的女兒梁青兒,在15歲就繼承了幾百萬的債務,年幼的她是如何承受家庭變故一路走來的?如今又過得如何呢?
梁青兒出生在一個文學世家,家里的長輩都是影視文學界天花板的人物。
她的祖父范榮康(梁達)擔任過《人民日報》記者、編輯等,還是科學院的兼職教授。
梁青兒的祖母是著名編劇和作家諶容,一部《人到中年》影響了無數人對人生的思考。
父親梁左是姜昆的御用編輯,他創作的《虎口遐想》登上央視春晚,還開創了中國情景喜劇的先河,以詼諧又不失諷刺的劇情直擊社會現實。
叔叔梁天是知名喜劇演員,而她的姑姑梁歡畢業于北大,是從事文學和影視創作的著名女作家和編輯。
有著這樣神仙陣容的一家人,可以說梁青兒出生就在羅馬,她確實是家里極盡寵愛的孩子,不過這是在15歲之前, 15歲后的梁青兒喪父背債的人生巨大反差還要從她的父親梁左和姑父英達說起。
大家在看到《我愛我家》這部劇之前,梁達在給姜昆寫相聲,因為姜昆對他說:你整天寫小說有什麼出頭之日啊,還不如寫個相聲馬上就能出名。
從北大中文系科班出身的梁左小學時就有諸多類型創作,文章、詩詞、快板之類的他都寫過,大學期間更是發表過一些短篇小說,畢業三年后成為北京語言學院一名老師,教授外國人漢語。
此時的姜昆面臨困境,來找梁左母親諶容幫忙,自此和梁左結緣。
他發現梁左的作品極具特色,生動且接地氣,這不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嗎,于是就有了向梁左尋求合作的想法。
梁左也是有架子的人,面對姜昆幾次的合作邀請,他便拿起腔調:那好吧,我就把準備獻給諾貝爾文學獎的東西先給你用用。
梁左創作的第一部相聲作品便讓姜昆登上了1987年央視春晚,之后兩人長達六七年的合作,梁左幾乎每年都有一部相聲作品登上央視春晚舞台。
1993年英達來找王朔想拍情景喜劇,由于國內沒有此類作品,王朔也不敢貿然開始,不過他對英達說: 這個我不在行,有一個人一定能勝任編輯,就是梁左。
英達開始找梁左,起初梁左不想搭理他,畢竟英達名聲不太好,架不住幾次軟磨硬泡,梁左開始創作《我愛我家》,英達執導,沒想到把自己妹妹梁歡也搭了進去,英達成了他妹夫。
此時英達與宋丹丹仍是婚姻狀態,中間梁歡也參與編輯此劇,在片場和英達日久生情,宋丹丹因此失婚,英達反而心安理得,不到一月就和梁歡火速領證。
梁左感覺挺不好面對宋丹丹的,但和英達的合作還在繼續,而且他為了創作情景喜劇已經貸了一筆錢,沒想到是利滾利的那種,彼時已有兩百多萬。
債務在身,梁左奮筆耕耘,接連又創作好幾部劇,都是英達執導。
巨大的壓力讓他無暇顧及女兒學業,以至于梁青兒嚴重偏文厭理,數學居然不及格。
他為了安慰女兒,說自己數學也考過一次四十多分,不要灰心,好好學就行了,別太在意成績。
受盡父親疼愛的梁青兒仿佛得到了「數學免試金牌」,成績一次比一次差,梁左第一次找女兒談心,嚴厲批評下父女倆心生隔閡,交流也越來越少。
面對利滾利的高額債務和梁青兒嚴重偏科的成績,梁左湊夠一筆錢,決定讓女兒出國留學,以免當時國內應試教育讓她失去人生希望,此時梁青兒還小,母親就陪著一起出國。
梁左回到自己寫作的小屋整日創作,自《我愛我家》后。《新72家房客》、《中國餐館》、《閑人馬大姐》等多部作品均在此創生。
當時影視圈沒有現在這麼暴利,編輯更是賺不到什麼錢,幾百萬在當時卻是天文數字,還債只是杯水車薪。
壓在梁左心頭的債和想照顧女兒、父親的壓力使他常常夜以繼日地寫作,又因他「運動式睡眠」經常整宿整宿睡不了覺,一個人半夜在街上胡亂逛著,想找人說個話。
梁左幾乎全年都是一個人生活,非常孤獨。
在父親范榮康去世僅半月的時間,梁左也在深夜創作時突發心梗,在他創作的地方永遠離開了。
第二天被人發現時,梁左已去世六小時,趕到現場所有人都呆了,一張桌子,一台電腦,一張床,潮濕褪皮的灰白墻壁斑駁不堪,桌子抽屜里放著一張巨額欠條,這就是梁左生前一直創作的小屋,大家想不到這位文學大師竟如此潦倒。
在大家忙著把梁左尸體運回家里安排后事時,英達趕到小屋抱走了電腦。
梁青兒和母親急忙回國,剛到機場,姑姑梁歡告訴她:我們永遠地失去了你的父親。
此時梁青兒才15歲,面對家庭變故和巨額債務她不知怎麼辦, 父親生前好友王朔站出來允諾會撫養她,之后王朔和英達爭奪電腦的大戰也就此開始。
因為梁左生前所有心血作品全在電腦中,王朔想靠這些作品版權為他還債,而英達卻說這是他和梁左合作的東西,也有他的份,要走電腦可以,錢的事得說清楚。
而且王朔是個外人,怎麼也輪不到他來摻和。
既然英達想要梁左生前所有東西,那債務也該一并承擔,況且書呆子似的梁左怎麼欠下巨債的,英達心里應該有數吧。
梁左生前時不時和王朔念叨:萬一哪天我走了,你就替我養閨女,再把我的一生整理出書,我也就沒什麼別的念想了。
王朔覺得完成好友遺愿義不容辭,而梁左生前所有素材都在電腦里,他一定要拿電腦。
英達拒不歸還電腦,并且也不承擔債務的無賴行為, 讓王朔大罵其比黃世仁還不如,圈內眾多德高望重的人都站出來為梁左王朔發聲,英達概不理會。
家里人本想讓梁歡勸勸英達,結果讓諶容想不到自己的親閨女竟然幫著外人合伙騙親哥的錢,梁歡表示這事跟她沒關系,而且還覺得英達做的對。
半月之內失去兩位至親的諶容,又被女兒女婿氣到住院,這時二兒子梁天站出來拍著胸脯向母親保證:我來替大哥還債,青兒以后就是我的閨女,我來養,請母親放心。
梁天媳婦也支持丈夫的決定,諶容的積蓄全部用來還債,接下來的重擔就該他們挑起了。
在叔叔的支持下,梁青兒繼續在外國完成學業,王朔把英達告上法庭,多場官司下來終于要回電腦,把梁左作品和生平整理成《笑忘書》,自費出版,賺得的稿費悉數打給梁青兒。
梁天拼命拍戲還債,還開了一家餐館來支撐整個家,梁歡在英達PUA下帶兒子去國外學習,與家里幾乎沒有聯系。
2012年,梁青兒開始她的卡車之旅,她想靠自己獨立,兩年的時間里,她和卡車同吃同睡,用漂泊來感悟生活。
2013年,梁青兒結束履行回到北京,回憶起在機場與父親的匆匆一別沒想到是今后永不再見,看著他布滿紅血絲的眼球,當時的梁青兒說不出一句安慰的話:爸,別那麼拼命寫東西,要好好保重身體。
我們對親情總是木訥,想說的不敢說,說出口的又不是想說的,所以遺憾無法避免。
對父親的愧意使她想要拜訪父親生前的好友,一是為他們對自己的幫助表示感謝,二是想多了解父親。
當她帶著畫作拜訪馬未都時,馬爺聽到她是梁左女兒瞬間便紅了眼眶:把這當成自己家,歡迎你隨時來。
父親生前好友口中的他正直善良、幽默風趣、才華橫溢,有架子又有孩子氣……是那樣閃閃發光的一個人,而她與父親之前的小別扭使他覺得父親不再愛她,互相都不了解彼此的心意。
在王朔牽線下,梁青兒認識了一位女導演,擔任一部電影的翻譯編輯工作,正式繼承父親衣缽。
她和堂妹梁小涼一起創作的小說《讓我怎麼相信你》拍成電影,姐妹倆對父親的感受都在電影里: 人生處處遺憾,但愛在時空永存,不必執念過去,揣著信任上路,被治愈也應自愈。
梁青兒還把絕版了的《笑忘書》重新整理完善,借以慰藉對父親的懷念,她在書中寫道: 與父親告別的那個機場,是我的心再也走不出來的地方,我還有未說出口的話……
王朔曾對梁左說:「劇本是寫不完的,錢是掙不完的。」
「是是,我早晚是要寫小說的。」
那麼接下來的輪回,會證明該相見的終會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