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雙十一,這些中國小鎮都「殺」瘋了

Jiang酱 2023/02/21 檢舉 我要評論


今年的雙11似乎來得比往年更早,馬上就要進入預售期,也到了天天喊著要「剁手」的購物達人們一年中最瘋狂的日子。

2021年,天貓「雙11」總成交額為5403億元,2020年為4982億,再一次刷新了紀錄。

中國人的消費能力,總是能刷新歷史。

如今的人們,也不再對國際大牌情有獨鐘。據統計,在2021年雙十一期間,直播間里賣出去的物品,前5名都被國貨品牌拿下。

這些最終被送到全國,甚至全球各地的美妝產品、衣飾、日用品大多來自你可能從未聽說過的中國小鎮。

越來越多的小鎮人,不再渴望奔向大城市,他們留在了當地,守住了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手藝,也守住了和每一個人相關的生活點滴。

2020年,阿里研究院發布《2020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截止到2020年, 全國一共有5425個淘寶村,1756個淘寶鎮,其中,有700多個村莊的交易額超過億元。

「中國制造」這4個字,越發響亮,越發振奮人心。


小宮村:全球假發時尚的起點

河南省許昌市,假發產量占據了全球市場的40%以上,出口額已經超過36億美元。

從許昌西北角的「假發村」—— 小宮村開始,許昌逐漸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發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 年產值超30.8億美元。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許昌靈井鎮小宮村收頭髮的形式主要靠走街串巷,騎著腳踏車,有多少錢就收多少頭髮。

在全國各地收頭髮的許昌人

被外行人嫌棄的頭髮,在小宮村人的眼里是「黑色黃金」。30英寸長的頭髮價格高達每公斤4000多元人民幣,比村里農民種一年地的收入還高。

如今,小宮村人走南闖北收下的頭髮,讓許昌的假發出口額逐年增長,在2019年就超過了35億美元,是該年韓國和日本假發出口額加起來的83倍。

中國第一家假發上市公司——瑞貝卡也從小宮村中孕育而生。

瑞貝卡美國官網首頁

在跨境電商平台上,每兩秒鐘就有一頂假發交易。假發平均每天的全球銷售量超過4萬套,年成交額15億元,在海外成交商品中排名第一。其中的絕大多數假發商家,就是來自河南許昌。

大澤山鎮:假睫毛第一鎮

假睫毛于現代女生而言,是一款不可或缺的美妝單品。

但鮮有人知的是,在中國山東省平度市藏著一個小鎮,它 生產了全國80%的假睫毛產品,同時占據全球70%假睫毛市場,憑借著「造假」的手藝,每年都在努力向全球女性輸出產值高達40億元的假睫毛。

它就是 大澤山鎮。2019年、2020年、2021年,連續三年,大澤山鎮假睫毛年產值均達到了 40億元人民幣

現在,大澤山鎮生產的假睫毛的品種有 幾千種

亞洲女孩喜歡自然、靈巧風格的假睫毛;歐美女孩更偏愛夸張、濃密、纖長的假睫毛;非洲女孩則更注重假睫毛的顏色,五彩斑斕是她們的首選……

無論是世界各地不同市場的不同要求,在大澤山鎮,都能一一得到滿足。

在大澤山鎮政府駐地的主要街道上,每天都穿梭著為小鎮假睫毛忙碌的身影,在這些身影的背后,也許藏著的就是大澤山人從事假睫毛產業的初心——

「期待大澤山的假睫毛,能讓全世界每一位女性更加神采飛揚,微笑勝似陽光。」


馬廠鎮:中國化妝刷產業鼻祖

化妝新手如果網上搜索「化妝刷」,就會發現,十個美妝博主,有八個都在推薦「滄州化妝刷」。

「中國刷子千千萬,河北滄州占一半」,這是一句在美妝界流傳甚廣的話。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從滄州走出去的化妝刷大多產于其下屬的一座小鎮—— 馬廠鎮,這里生產的化妝刷,拂過了萬千女人的臉龐。

上世紀90年代,韓國不少刷具制造廠陸續落地馬廠鎮,將世界頂尖的制刷技術教給了馬廠鎮的人們。

如今,全鎮現在一共有2500多位村民都在從事化妝刷的相關產業,毛刷企業年產值達 3.5億元。在馬廠鎮王維屯村,共有大小化妝刷企業22家,2021年「雙十一」期間,化妝刷企業銷售額共達1.6億余元,超出去年同期4000多萬元。

從代工生產,到自創品牌、自主設計,馬廠鎮走出了自己的崛起之路。艾諾琪、受受狼等品牌的化妝刷越來越被年輕人所喜愛。

「中國化妝刷看滄州,滄州化妝刷看馬廠」,這句話在美妝界漸漸流傳開來。


杭集鎮:中國牙刷之都

1826年,杭集一位叫劉萬興的農民,用牛骨作柄,白馬的尾毛作刷毛,制成了江北的第一支牙刷,堪稱杭集鎮牙刷制造歷史上的鼻祖。

江蘇省揚州市 杭集鎮,這個面積僅有36平方公里的小鎮上,生產牙刷的企業有1000多家, 每年生產牙刷74億支,年產值達130多億元。

這些牙刷,每年從杭集出發,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世界每三支牙刷中,就有一支來自杭集。

赫赫有名的三笑集團就創立于杭集鎮。2000年,牙膏老牌企業兩面針也將牙刷生產線落戶杭集。杭集一躍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牙刷生產基地。

兩面針更是依靠優良的設計和生產,用一支小小的牙刷,敲開了迪拜七星級酒店的大門。

圖源/經濟半小時

如今的杭集鎮,兩戶人家中就有一個老闆。除了繼續保持占有國內市場的80%,國際市場占有率明顯提升,達到30%之多,占中國牙刷總出口量的90%左右。

「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就有杭集生產的牙刷。」這句刻在中國牙刷博物館墻上的話,越發熠熠生輝。


東王集鎮:中國情趣內衣之都

東王集鎮,是蘇北地區灌云縣的一座小鎮。

這座原本江蘇全省最窮的貧困小鎮之一,在近10年內,搖身一變,成為了「中國情趣內衣之都」。 全球每生產2件情趣內衣,就有一件出自這里。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當地情趣內衣的銷售額高達 30億元,截至目前,已經有500多件具有一定規模的情趣內衣工廠,以及 超過3000多家網店

在小鎮的作坊里,熟練的大媽,一分鐘就可以做好一條豹紋內褲,剪裁、包邊、縫制都不在話下,畢竟布料也不多。平均一天做80件左右,月均工資4000元,最高的能拿7000元左右。

能進入情趣內衣一行,成了當地一部分人夢想中的一件事,就連酒店的保潔阿姨也開始羨慕起入行的姐妹:「要是我,我也會去做。」

但也有的人雖然拿著高工資,也不好意思大張旗鼓向別人宣揚。「我臉皮比較薄,被人問的話我不會說正在做情趣內衣,就說是做服裝的」。

圖源/aha

如今,東王集鎮所在的灌云縣已是全國最大的情趣內衣生產基地, 每年發送快遞70億次,年銷售額高達30億元,相關產業帶動了當地超過2萬人的就業,成為了地方的支柱產業。


桑坡村:全國最大的雪地靴生產基地

每年10月間,想買雪地靴的女生們都會在網上詢問一個地方: 桑坡村

這個地處河南省孟州市的偏僻小鄉村,最近幾年越發紅火。在雪地靴的圈子里,甚至流傳著一句話: 澳洲雪地靴一年賣500萬雙,而桑坡村的雪地靴能賣2000萬雙。

最負盛名的雪地靴品牌UGG Australia,全球最大的代工廠——隆豐皮草公司,就在桑坡村,隆豐包攬了UGG 80%的雪地靴產品。

你從美國、澳大利亞買回來的雪地靴,很有可能出自桑坡村。

圖源/國際品牌觀察

這個人口不足7000人的小村落,分布著大大小小2000多家羊皮制品店鋪,大多數也同步開了網店,旺季時,村里每天的發貨量超過6萬件,單月銷售額高達3、4億元,一年的交易總額超過20億元。

2020年底,桑坡村的雪地靴店鋪數量逼近2000家,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做雪地靴的生意,大多數店鋪也同步開設有網店,一年下來,僅 電商的產值就超過了16億元。


白溝鎮:中國箱包之都

「南義烏,北白溝」,這是流傳在商貿圈里一句話。

義烏作為我國著名的小商品市場基地,在世界范圍內都赫赫有名。而地處河北省保定市的白溝鎮,則以箱包產業而聞名于世。

這個距離首都北京一百多公里的小鎮,在改革開放的40多年來,爬坡過坎,櫛風沐雨,發展成為 全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箱包產銷基地。

圖源/白溝和道國際箱包城

在白溝箱包交易城,你能看到110個大類、4000多規格、1萬多種的不同包包,比如化妝包、經理包、西服包、文件包、學生包;迷你包、月牙包、太陽包等等。

白溝鎮,從 「過去家家戶戶做包,現在家家戶戶賣包」。2013年時,白溝鎮就有網店幾千家,統統在賣包。銷量好的店鋪,每天的訂單有時候能超過5000件,單日銷售額最高10萬元。

目前,白溝鎮已經擁有原材料、輔料供應,設計研發,電子商務及倉儲物流等完整的產業鏈條。區域內從事箱包相關的企業1萬多家,輻射周邊從業人員共150萬人,年交易額1200億元。

每年,從白溝鎮產出的箱包多達 8億只,占全國箱包生產總量的40%以上,產品遠銷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些箱包,從白溝鎮出發,跨越山河,漂洋過海,到達全世界人民的手里。


邵東縣:打火機王國

「啪」地一聲,暖色的火苗徒然升起,香煙徐徐燃燒。

在全世界范圍內,約有13億煙民,他們每買一支打火機,就可能與湘中腹地的邵東縣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

這座地處邵陽、衡陽、婁底交界的縣級市,隱藏著一個「打火機王國」。

目前,在邵東縣有114家打火機生產及配套企業,形成4大打火機產業集群,帶動了當地10萬人就業。 世界上最大的打火機廠,就在邵東。

這里包攬了全球70%的打火機,每年生產的一次性打火機高達 150億支,連起來能繞地球20圈,年產值近200億。每年,有至少50億支的打火機從這里運往日本、韓國、歐洲、東南亞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可以說, 世界上每3支打火機里,就有2支來自邵東。

圖源/經濟觀察

一支打火機,包含風擋、調火環、氣箱閥、按手等30多個零部件,卻可以把成本控制在一毛錢以內,不得不說是中國工業的奇跡。

這,也是20年多年來,打火機一直只賣一塊錢的底氣。

這一簇簇小火苗,不僅點亮了邵東人的生活,更使得中國制造在全世界星火燎原。


山下湖鎮:承包了全世界70%的淡水珍珠

如果說一個女人一生中只能擁有一件首飾,那一定非珍珠莫屬。

珍珠飾品從貴族們獨享,到全世界愛美女孩都有能力購買,大概是要歸功于中國浙江諸暨的東北部的一個小鎮—— 山下湖鎮

有數據顯示,這個面積僅40多平方千米,人口不足3萬人的江南小鎮,有2100多家從事珍珠養殖、加工與批發、零售的企業,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

這里的淡水珍珠年產量占中國的80%,全球的73%。

每年,都有成交額高達400多億元的珍珠產品從這里銷往全國及全世界。

隨著網絡直播的到來,珍珠行業過去幾十年的營銷模式終于被徹底顛覆,看直播開蚌取珠的人越來越多,珍珠也越來越好賣。

精品珍珠 圖源/頭條號「長尾夾」

2018年,包括直播在內,山下湖全鎮線上交易額達300億元,線下交易額為119億元。山下湖鎮的網紅珠農「珍珠哥」通過直播,一年的「產值」可達上億元。

山下湖人也許從未想到,這一粒粒小小的珍珠,不僅帶他們走向了致富路,更引領著他們創造了別樣的天地。


西乾泊村:一天銷售魚竿一萬根

如果說,釣魚解決了絕大部分中國男人乏味的中年生活,那麼讓他們能獨享這份精神愉悅的功臣,就全靠河北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河北省肅寧縣 西乾泊村

就是這樣一個四季少雨、河流干涸的普通北方農村,村里人卻在干著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賣魚竿!

圖源/燕趙都市報

從2012年起,西乾泊村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把一個靠天吃飯、跟水沒半點關系的偏僻農村,發展成 一天能賣掉一萬根魚竿的中國漁具之鄉。

如今,在西乾泊村,流行著這樣一句話: 「在外東奔西跑,不如回家做淘寶」

圖源/阿里巴巴

目前,全村228戶村民,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在網上開店賣魚竿。淘寶上的活躍店鋪有60多家,有規模的電商有七八家,每家的年均銷售額都在1000萬元左右,最高的達2000萬元。村民們的人均收入也比之前翻了一倍。

2020年,西乾泊村被阿里巴巴授予「最美淘寶村」稱號。

一把小魚竿,讓西乾泊村「釣」出了全村人的小康生活。

十分幸運,在如今國貨自強的浪潮下,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小鎮品牌被人們發現,被人們喜愛,被人們追捧。

事實上,在中國,還有很多這樣的村鎮,那里的人們,從只為養家糊口,到做出產業奇跡,他們憑著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無數的造富神話。

那一顆顆撒落的汗水,那一箱箱被運往全球各地的貨柜,那一個個忙碌的小鎮人,仍然在用自己的故事講述著小鎮產業的生生不息。

每一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中國小鎮的故事,正如流淌的黃河一般,從未斷過。


- END -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