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事,一事一生。
蓮癡
「自李唐來,世人皆愛牡丹,予獨愛蓮···」
寫這篇散文時,古人不會想到,文中愛蓮的境界,會在千年之后,被大洋彼岸的一位老人實現。
整整41年,72歲的Bahman Farzad鏡頭中嗜愛蓮花。
有人說,這個長得像愛因斯坦的老頭,把蓮花拍出了水粉畫的境界。
柔得似棉,靜得若水。
但極少有人知道,他幾十年如一日的沉淀, 不求榮譽,不求贊美。
獲得了眾多攝影獎,卻低調得讓人疑惑。
幾乎不辦攝影展,也極少接受采訪。
「沒有為什麼, 愛著, 就去拍了。」
老人的真實身份,并非專職攝影師,而是一名系統工程師,擁有工程和計算科學雙碩士學位。
一份工程師工作干了41年,業余時間攝影也拍了41年。
用的不是什麼高端單反,僅僅是一部普通傻瓜機。
一部再普通不過的相機,如何拍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意境?
「每個人對美的事物, 都有自己的視角和理解。
別讓他人的指點, 干擾你獨特的審美判斷。」
從老人的孩子口中,我們能得到一點線索,不管凌晨、午夜、晴天、陰天,每一刻,每一個場景獨特的光線都會讓照片驚艷。
光,是有感情的。
心靜的時候,荷花的美就出來了。
如果說最大的「投機取巧」
那就是帶一點煙餅,營造煙霧繚繞的感覺。
在網絡普及后,老人為了儲存方便,還把自己拍的照片上傳flickr,收獲了大批追隨者。
偶爾也會上傳幾張蓮畫,心中有蓮,沒學過繪畫的他,畫出的蓮花也充滿綻放的熾烈。
不幸的是,在2016年的夏天,荷花盛開的季節,老人身體不佳離世。
去世前一天,他還起了大早去拍蓮花。
一生一事,一事一生。
老人把一生獻給熱愛的蓮花,想必離開時也是幸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