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人老以后,擺在老人面前的頭等大事,無非就是自己的養老問題了。因為老人只有先把自己的養老問題給解決了,那麼老人今后才有可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老人到底采取什麼樣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面來講,也能決定老人今后的晚年生活質量。
雖然說,現階段,可供老人來選擇的養老方式還是比較多的,而且這些養老方式,多半情況下,也確實可以解決掉老人的養老問題。可現在,我們很多老人在晚年之后,他們就還是希望讓子女給自己養老,畢竟子女養老的別樣優勢,是其它養老方式所根本不具備的。
只是老人在靠子女給自己養老時,很多老人就認為,如果屆時自己有兒有女的話,那麼自己在晚年,肯定會選擇讓兒子給自己來養老,而絕不會選擇讓女兒給自己養老。或許在他們看來,受傳統觀念影響,養老就得靠兒子,靠女兒養老是根本不靠譜的。
那麼事實情況果真如此嗎?73歲的馬大爺就曾直言:「在此之前,我也一直幻想著,等自己將來老了,兒子能給自己養老,可是當老伴臥床急需人來照顧時,兒子卻躲得遠遠的,後來,實在沒辦法了,我只好花錢請女兒來照顧老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73歲馬大爺的自述
我是馬大爺,我今年已經73歲了,我60歲的時候從某單位退休,距今已經退休十多年的我,現在每月有五千塊錢的退休金,雖然我的退休金遠沒有其他老人的高,可我還是比較滿足的,人就應該知足常樂。
我和老伴這輩子,一共有一男兩女,三個子女,說實話,長久以來,我就從沒有過那種「重男輕女」的狹隘錯誤思想,因為在我看來,他們都是我的親生子女,我不應該厚此薄彼,而是應該不偏不向,理應做到一碗水端平。
我不僅是這麼想的,同時,我也是這麼做的,當然了,我的這種想法更多時候,全都集中在自己年輕時,可再後來,我就不這麼想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面,我還特別偏向于自己的兒子。
當年兒子要買新房,可他手里的錢根本就不夠,當兒子找到我的時候,我想都沒想,就立馬拿錢給他,後來,兒媳看見別人買新車,她也想買,可她還差整整五萬塊錢,在這種情況下,我自然是又一次向兒媳伸出了援手。
那麼,不僅僅是兒子兒媳遇到難處時,我會不假思索的去幫助他們,就連孫子結婚,他拿不出彩禮錢時,我也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去幫助他,那麼這些年,我在兒子一家人身上確確實實沒少花錢,可這都是我自愿的,我從未有過怨言。
或許是我平時舍得為兒子兒媳花錢的緣故吧,因此,在那個時候,兒子兒媳對我和老伴還是非常不錯的,他們家里有什麼好吃的、好穿的和好用的東西等等,他們基本上都會先緊著我們倆來。
但與此相對應的是,平時在對待兩個女兒時,我對他們的關心和幫助相對來說,就有點少,記得有一年,小女兒說自己有點急事,她就想找我借點錢,當時我的手里明明有錢,可我卻對她謊稱道,自己目前手頭也不寬裕,實在幫不到她,要不然的話,我說什麼都會幫她。
雖然說,我待兩個女兒,遠沒有像對兒子這般好,可即便如此,兩個女兒對我和老伴,就同樣也很孝順,平時只要有空閑時間,兩個女兒就會攜家帶口,拿著大包小包的禮品,回家探望我們,兩個女兒如此孝順,也時常引來周圍街坊四鄰紛紛夸贊。
看到這兒,估計很多人的心中就會有這麼一個疑問?既然兩個女兒對你也很孝順,那你平時在對待兒子和兩個女兒時,為什麼會采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認為,自己終歸有老了走不動那天,那麼屆時,自己就要靠兒子來養老,雖然我也有女兒,可我卻覺得,女兒畢竟嫁出去了,到時讓女兒給自己養老,多少就有些靠不住,正因如此,我才會對他們區別對待。
十三年前,年滿六十歲的我,從單位正式退休,雖然老伴年輕時沒有正式工作,可她卻并沒有坐在哪里吃閑飯,就等著我來養活他,而是在農村老家,開了一家養雞場,一直以來,老伴所開辦的養雞場,進行的還算順利,老伴自然也是沒少掙。
再加上,平時我和老伴在花錢這件事情上面,都比較節省,那麼,在我退休時,我們手里就已經積攢下了100萬塊錢,而當時對于我倆今后的晚年生活,我也是充滿了信心,畢竟我倆的身體都很健康,三個兒女也都已經結婚成家,最重要的是,我倆手里已經有了足夠用的養老錢,即便如此,我倆今后的晚年生活,又何愁不會好過?
事實上,自從退休后,我和老伴的晚年生活,的確過得很幸福,遇到好的天氣時,我就會和老伴倆人,手挽著手去公園閑逛遛彎,有時興致來了,我還會和老伴在一起跳跳交誼舞什麼的。
因為我和老伴都喜歡美食,那麼,平時只要沒什麼事的話,我倆就會在家,然后跟著電視或者是網絡,去學習做各種美食,在此過程當中,我們既品嘗到了自己親手做得美食,又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因此,我們倆也很是享受這種生活。
我和老伴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就都是這樣,而我對目前這種生活也很是滿意,所以,我就幻想著,往后余生,自己能和老伴一直去過這種生活,可是,人生無常,世事難料,一天晚上,我正準備去睡覺,但此時的老伴,卻雙手捂頭一直說自己難受,看著她痛苦的表情,我就連忙把她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到了醫院后,經過醫生的詳細檢查,原本是老伴的腦子里面長了一個瘤子,需要盡快去做手術,否則就會有危險,但是,這個手術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很有可能導致下半身徹底癱瘓,見此情景,我就連忙通知兒子和兩個女兒來醫院。
畢竟這麼大的事情,我應該叫他們三個來,而這也是我叫他們三個來醫院的真正目的,可誰曾想,兒子剛進病房,他并沒有問我老伴的病情怎麼樣?而是先對我只嚷嚷道,他最近手頭不寬裕,要是想平攤手術費的話,讓我盡管去找兩個妹妹。
兒子話音剛落,兩個女兒隨即就走了進來,肯定是兒子剛才的話,讓她倆聽見了,她倆立馬就對我說,讓我盡管放心過了,老伴的手術費,由她們兩個來平攤,而長久以來,我手里有100萬存款的事情,就只有我們倆清楚,兒子和兩個女兒誰也不知道,所以,兩個女兒才會提出要給老伴掏手術費。
只是我手里明明有錢,我怎麼可能讓兩個女兒來承擔手術費呢?于是,我就對他們三個說,老伴的手術費我自己完全可以負擔得起,不用他們三個來負責,雖然說,老伴的手術進行的很順利,可正如醫生當初所預計的那樣,老伴做完手術后,她一側身子不能動彈。
那麼在老伴住院期間,兒子兒媳除了來醫院簡單探望一眼后,他倆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而他們的理由則是,自己平時有事忙,實在抽不出時間,可我的心里很清楚,這分明就是他們給自己不想照顧老伴,所找的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
反倒是,兩個女兒在老伴住院時,她們倆就輪換著來照顧老伴,而且,在照顧老伴期間,她倆也從來都是心甘情愿,盡心盡力的去照顧,不讓老伴受一丁點的委屈,當時和老伴同住一個病房的人,他們就都紛紛羨慕我的老伴,說她這輩子太有福了,能遇到這麼孝順的女兒。
平時,我真是沒少去幫助兒子兒媳,可沒想到,當我真正遇到難處時,他倆竟這樣對我,兒子的這番做法,就讓我非常失望,但與此相對應的是,兩個女兒如此態度,卻讓我很是欣慰,同時我又很自責,欣慰的是,兩個女兒確實很孝順,自責的是,平時我對兩個女兒的幫助實在是太少了。
老伴住院四個月后順利出院了,可即便如此,以后老伴的身邊,基本上就是,時刻離不開人來照顧,按理說,往后余生,我就應該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伴的重任來,而且說實話,我也非常愿意去伺候老伴,可關鍵問題是,我畢竟也是七十多歲的人了,我現在的身體每況愈下,我實在是沒有能力去照顧老伴。
而老伴生病期間,兩個女兒的所作所為,就立馬讓我眼前一亮,我一想,現在兩個女兒早已經退休在家,她們倆平時又沒有什麼事情,并且她們倆的身體還很健康,最重要的是,她們倆還很孝順,即便如此,那我何不選擇花錢請她們倆,以后輪流來照顧我的老伴呢?反正雇請保姆也要花錢。
當我把自己的這一想法,說給兩個女兒聽了之后,她們立馬就答應下來,可她們倆卻怎麼也不肯要我的錢,還說這是她們應該做的,但不管她們怎麼說,我的態度卻非常堅決,不收錢堅決不行,畢竟我之前已經虧欠她們不少了,可往后余生,我卻再也不想這樣了,而后,兩個女兒就只好同意收錢。
至此我就決定,以后照顧老伴時,每半年輪換一次,那麼在此期間,誰負責來照顧老伴,我就會向誰支付6千塊錢的工資,這還不算,每到年底,我還會給她們兩個,每人支付5千塊錢的獎金,本來兩個女兒就很孝順,而我現在又給他們倆發工資,發獎金,所以,日后在照顧老伴的時候,他們倆的表現,就讓我和老伴別提有多滿意了。
兒子兒媳看見伺候老伴有工資和獎金拿,他們倆也主動找到我,說自己以后要和兩個女兒一起,來輪流照顧老伴,考慮到他們倆照顧老伴的出發點就不好,所以,我并沒有答應他們的要求,而是執意,就只讓兩個女兒來輪流照顧老伴,并且我還想好了,等將來我老了走不動了,我就依然讓兩個女兒來輪流照顧。
不僅如此,我還做了一份公證遺囑的決定,遺囑內容是,等我和老伴半年之后,我們身后所花剩下的財產,由兩個女兒來分得其中的五分之四,兒子就只能分得五分之一。
現如今,我覺得自己的這一決定,還是非常正確和睿智的,既然我手里的錢財,早晚都是子女的,那我還不如早早把錢拿出來給他們,而且我這麼做,也能調動兩個子女今后好好照顧我們老兩口的積極性。同時,因為兩個女兒平時比兒子付出的要多,那麼她們就理應多分一些我的財產,可為了不激化家庭矛盾,我還是給兒子分得了一部分財產。
那麼你們覺得,馬大爺的這種做法,究竟是對還是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