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里的標配是什麼?一定是陽光、沙灘和海浪。
如果能再來上一杯清冽香甜的椰汁,無疑會給悶熱的夏日帶來一陣清爽。
圖源/123rf
椰子,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緯23°至北緯23°之間,是一種典型的熱帶水果。
在以前,內陸人別說喝一杯新鮮的椰汁了,就連椰樹、椰子大家都可能沒有見過。
隨著近些年國內物流的快速發展,椰子早已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不再屬于南方人獨享,在很多內陸地區的水果店、商超,我們也能常看到新鮮椰子的身影。
安徽六安某超市內售賣的新鮮椰子 圖源/新零售財經
中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其中地處亞熱帶緯度的城市更是數不勝數。但你一定想不到的是,南方各沿海省市雖然都有零星種植椰樹,但 海南省卻獨領風騷, 其椰樹種植面積占到了中國的99%以上。
在海南,又以文昌市東郊鎮的椰子最為有名。
「文昌椰子半海南,東郊椰子最風光」這句話說得一點都不假。
文昌市的椰子種植面積和產量大約占海南全省50%以上,而東郊鎮又占文昌市椰子種植面積和產量50%以上。
東郊椰林 圖源/123rf
可以說, 全中國每四個椰子,就有一個來自東郊鎮。
東郊鎮也因此被譽為 「中國椰子之鄉」。
小鎮與椰子的不解之緣
東郊鎮,位于海南文昌市東南部,三面環海,擁有長達32公里的海岸線。
這里的自然資源得天獨厚:雖處熱帶,但偏北,所以常年氣候溫和,夏天不至于太熱,冬天也沒有嚴寒;再加上沿海雨水充沛,土壤適宜,日照充足,給椰子樹的蓬勃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圖源/網絡
據史料記載,我國種植椰子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那麼東郊鎮最初又是怎麼和椰樹結緣的呢?
這里面還有一個神奇的 「椰子漂流說」。
椰子原產于亞太地區的美拉尼西亞群島和新西蘭,據考古學家證實,4000多年前,居住在馬來群島的人們已馴化并種植椰子樹了。
而馬來群島距離海南島,只隔了一個南海。
每年夏季,南海西岸盛行 西南季風,海南島所在的南海洋流也是西南--東北流向。因此,馬來群島的椰子順著南海南部的洋流,一路飄到海南島東岸。
圖源/網絡
而東郊鎮,正不偏不倚地位于文昌半島的頸部, 像伸出的一只手,攔住了沿岸的夏季洋流,成為漂洋過海的 椰子最佳登陸地點。
從馬來群島出發,在海洋里漂浮了100多天的椰子,至此在東郊鎮生根發芽,開啟了中國椰子之鄉的傳奇之旅。
雖然「椰子漂流說」可能只是歷史的一個注腳,但從從第一棵椰子扎根這里那天起,東郊鎮就跟椰子結下了不解之緣。
圖源/網絡
目前,東郊鎮全鎮種植椰子 6.8萬畝,約 200萬株,年產椰子 2000多萬個,這個陸地面積僅88平方公里的小鎮, 椰子產量占到了全國的25%。
怎麼形容東郊椰林椰子樹數量之多呢?有人這樣形容:
當你睜開眼看風景的時候,會發現除了面海和公路穿過的地方,其他各個方向都是椰子樹,即使是當地人居住的村落,屋前屋后和河流的兩側也都是椰子樹。
圖源/頭條號「一路南風」
碧海藍天,椰海浩瀚,東郊椰林遠近聞名,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
成片的椰樹在這里自由舒展,它們不僅為小鎮帶來別樣的風景,更深深影響東郊鎮人的生活。
椰子渾身都是寶,脫貧致富全靠它
在東郊鎮,幾乎家家戶戶種植椰子。
正德《瓊台志》中記載:「椰子,文昌多。每歲白露后落子,即航,貨于廣。」
《廣東新語》中記載:「瓊山人亦皆從事貿易……多取盈于果瓜,家有檳榔之園,椰子之林,斯則膏腴之產矣。」
由此可見,從古至今, 椰子在文昌的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因種椰子而富足,是當時整個海南,尤其是文昌東郊百姓的經濟生活支柱。
圖源/123rf
東郊鎮的椰子品種佳,肉厚味美、清澈甘甜、口感獨特,渾身都是寶。
椰汁,可以加工成飲料;
椰肉,可以榨油、還可以加工成各種食品;
椰殼,可以雕刻成工藝品,還能做成活性炭;
椰棕,可以制成床墊、花籃,還能制成花肥;
……
東郊人對椰子可以說是物盡其用。
圖源/123rf
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1月,海南全省共有1139家椰子加工企業,其中 東郊鎮386家,占全省三分之一。
東郊鎮生產的椰子食品、椰子油、椰棕床墊、椰子殼活性炭等30多個系列 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東南亞和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椰子產業,為這個人口不足5萬人的小鎮 解決了1.5萬農民就業問題,產值高達15億元。
東郊椰農在剝椰子 圖源/中新網海南
在東郊鎮,靠椰子脫貧致富的理念深入人心。
鄭崗,曾是東郊鎮當地的貧困戶。
2018年,在政府的幫扶下,鄭崗與朋友合伙創辦了一家農民合作社,從事椰青加工行業。通過電商平台和物流配送,他的公司每個月可以賣出2萬個 奶香椰,受到市場歡迎。
如今,鄭崗的加工廠還雇了近20名當地村民,不僅自己摘了「窮帽」,還幫助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鄭崗開發的產品奶香椰 圖源/中新網海南
刑少戀,是文昌本地人,之前在海口做外貿生意。
一次外出時她意外發現,外地竟然有許多打著「海南島」旗號售賣的 椰子油,而且產品銷路非常好。當時,作為 地球上最健康的油,當時種植椰子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椰子油的巨大價值。
于是,2016年,刑少戀決定返鄉創業,專注生產和推廣高品質的椰子油。短短三年時間,刑少戀的「三禾椰娘」椰子油年銷售額超過300萬元,利潤十分可觀。
如今,整個東郊鎮持證的椰子油生產企業有11家,產業化規模不斷擴大,僅椰子油一個產品,就為東郊鎮貢獻了3億元的年產值。
低溫鮮榨的椰子油產品 圖源/海南日報 李佳飛 攝
黃春光,海南文昌人,全國著名品牌「春光」的創始人。
1996年,他花了3萬塊錢在東郊鎮創辦了一家做椰子半成品生意的公司。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春光食品已經成為聞名全國的企業。其生產的椰子糖、椰子餅干、椰汁等產品除了暢銷全國外,還出口到了美國、新加坡、歐洲、中東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春光食品 圖源/中新網海南
現在,走進東郊鎮,處處可以看到椰子加工廠的身影。
東郊鎮,也已經成為了 海南、乃至全國著名的椰子加工、銷售集散地。
2017年,以東郊鎮為代表的「文昌椰子」獲得中國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2020年,「文昌椰子」還獲得海南省十大農產品地理標志。
東郊椰子產業未來可期
在東郊鎮,互聯網每天都在為椰子產業創造奇跡。
年輕的阿林是屯昌人,他是一名電商。
2020年,他在文昌東郊鎮從事水果生意,在夏季椰子銷售旺季,他通過抖音賣文昌椰子, 僅僅一日就銷售了20萬個新鮮椰子,客戶分布在全國各地。
椰農對椰子進行粗加工 圖源/中新網海南
在東郊鎮,還有一個 互聯網農業小鎮,這里的運營中心的展銷柜上,擺放著椰子糖、椰子油、蜂蜜、花生、黑豆等各類產品,琳瑯滿目。
據負責人介紹,互聯網小鎮主要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產品銷售,這些產品主要來自當地的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
自這個互聯網農業小鎮成立以來, 僅2個月,就累計銷售各類產品21.75萬元,期間舉辦了多場扶貧集市活動, 幫助貧困戶銷售各類特色農產品超 10萬元。
東郊互聯網農業小鎮運營中心 圖源/中新網海南
與此同時,東郊鎮還 大力扶持椰雕產業的發展,深入挖掘「椰」文化。
在文昌,椰雕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民間工藝。
現在文昌全市有18家椰雕工藝廠,民間椰雕藝人15人,而東郊鎮椰雕技術核心人才 符史瓊,是文昌市 唯一的一位椰雕省級傳承人。
他設計研發生產的椰娃、椰妹、椰猴、椰雕掛屏、花瓶等一系列椰雕產品深受市場歡迎,其中還有不少作品斬獲多個獎項。
精美的椰雕工藝品 圖源/中新網海南
在文昌東郊鎮的海南椰雕文化展覽館里,椰雕大師們化腐朽為神奇。
他們以椰殼、椰木和椰棕為原料,部分輔之以貝殼裝飾,創作出美輪美奐的藝術品,帶給參觀者美的享受。
海南椰雕文化展覽館 圖源/人民網 王碩 攝
這顆飄洋過海的椰子,不僅改變了東郊鎮人們的生活,更改變了他們的精神面貌。
小小的椰子,為東郊鎮帶去了財富,更帶去了積極向上、敢于創新的新生活。
超級鄉村研究所
東郊鎮綜合評分:
*部分圖片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處理。
參考資料:
[1]《海南文昌東郊鎮三面環海,被譽為「椰子之鄉」,年產椰子上千萬個》
[2]《海南文昌:椰樹種下去 產業興起來》
[3]《東郊百年椰子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4]《椰子起源及「文昌椰子」形成及發展》
[5]《文昌:椰子之鄉 富民風物》
- END -